首页 > 财商 > 正文

新华丝路:西夏陵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彰显文化交融

2025-07-19 23:26:00 来源:新华丝路

北京 2025年7月19日 美通社 -- 法国巴黎当地时间7月11日,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西夏陵”经审议通过,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60项世界遗产。

2025年7月10日在宁夏银川拍摄的西夏陵1号陵与2号陵(无人机照片)。王鹏 摄
2025年7月10日在宁夏银川拍摄的西夏陵1号陵与2号陵(无人机照片)。王鹏 摄

位于宁夏银川贺兰山下的西夏陵,是西夏王朝(公元 1038-1227年)留存至今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的考古遗存。遗产区包含9座帝陵、271座陪葬墓、1处北端建筑遗址及32处防洪工程遗址。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持续考古发掘,这里已出土包括鎏金铜牛、绿釉鸱吻等在内的精美文物7100件,生动展现了西夏文明的面貌。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认为,西夏陵是多元文化交融影响的杰出见证。

其空间布局、设计理念和建筑形式既承袭了唐代(公元 618年-907年)和宋代(公元960年-1279年)的帝陵制度,又融入了佛教信仰和古代当地民族习俗,从而形成了独特的丧葬传统,并见证了西夏王朝在公元11至13世纪丝绸之路文化与商业交流中的独特地位。

西夏陵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得到了委员会的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中国政府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卓越成就。

1988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以来,该遗址已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和管理体系。

特别是自 2000年以来,通过与专业机构合作,成功实施了60项陵墓加固工程,基本消除了影响帝陵和主要陪葬墓的不稳定风险和表面侵蚀问题。

此外,遗产区内约十万平方米的建筑物和现代设施的拆除,加上建立的综合监测预警平台,有效确保了遗址的真实性、完整性和保存环境。

国际学者指出,西夏王陵是研究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建筑艺术和丧葬传统的重要实物证据。其成功入选丰富了全球文化遗产的多样性。

原文链接: https:en.imsilkroad.comp3466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