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商 > 正文

"懒人经济"背后的需求逻辑,品牌如何通过社区营销脱颖而出

2025-09-10 15:04:20 来源:互联网

“懒人经济”并非真“懒”,而是社会分工细化与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创新服务与技术手段降低时间成本,满足现代人对快节奏、便利化生活的追求。炼丹炉发布《“懒人经济”市场趋势洞察》(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据中研网数据统计,预计从2021年到2025年,中国懒人经济行业市场规模将以12.8%的增长率持续增长,懒人经济预计将继续扩张,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从外卖服务的蓬勃发展到智能家电的广泛普及,再到方便食品的推陈出新,“懒人经济” 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品牌而言,抓住“懒人经济”带来的机遇,通过精准的社区营销实现品牌传播,成为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的关键。

01 便捷服务市场快速增长 25-35岁年轻人担当消费主力

《报告》显示,便捷服务消费群体的特征日益鲜明,主要体现在性别、年龄、地域及收入四个维度。

性别分布上,女性占比54%,显著高于男性的46%,显示出女性更倾向于为便捷服务付费;年龄分布表明,25至35岁的年轻职场人是核心消费力量,他们身处快节奏的工作环境,对高效、便捷的外卖、快递等服务需求强烈;城市分布上,一线与新一线城市消费者占比43%,这些区域基础设施完善、时间成本高,推动了懒人经济业态的高渗透率;收入层面,月收入在6000至20000元的中等收入群体占比超过60%,他们既注重性价比,也愿意为高品质的便捷服务支付溢价。

消费行为数据进一步揭示了便捷服务在城市人群中的渗透情况。《报告》数据显示,在使用频率方面,41.2%的年轻人每日依赖外卖、跑腿或家政服务,37.7%的消费者每周使用3-5次。产品拥有量显示,34.9%的消费者仅使用1-2件懒人产品,41.9%使用3-5件,仅4.3%拥有5件以上产品,这也表明市场仍有显著增长潜力。品类偏好中,外卖、预制菜和智能产品位列前三,而洗护清洁剂、粮油速食、生活电器等品类在淘系平台占比超过60%,成为消费主力军。

随着技术不断创新和消费理念升级,便捷服务将向更智能化、个性化、高品质的方向发展。企业需深入洞察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尤其是女性、年轻人和中等收入群体的消费潜力,通过优化产品体验、提升服务品质,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抓住增长机遇。同时,三四线城市及下沉市场仍具广阔空间,有望成为便捷服务消费的新增长点。

02 智能家电领跑“懒人经济” “懂人心、省人力、显人性”成为核心需求

《报告》指出,智能家电已成为“懒人经济”的核心赛道,洗碗机、扫地机器人、洗烘套装等品类销量增长尤为显著。淘系平台数据显示,在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期间,洗碗机销售额实现翻倍增长,洗鞋机、洗烘套装与扫地机器人也保持每月超过10%的环比销售额增幅,体现出消费者对“解放双手”类产品的强烈需求。

从价格段变化来看,智能家电高端化趋势日益明显。据《报告》统计,2025年1月,8000元以上高端洗碗机的市场份额仅为11.8%,而到6月时,该比例已迅速攀升至53.5%。与此同时,2000元以下的低端产品份额从13%回落至9.9%,而6000–8000元中端产品的份额则稳定在20%左右。在消费升级的驱动下,AI智能清洁、自动烘干、嵌入式设计等高端功能成为核心卖点。

《报告》进一步强调,产品体验与服务品质成为智能家电品牌竞争的关键。消费者最关注的是“使用感受”和“便捷实用性”。具体来看,在用户体验评价中,“解放双手”“静音运行”“省心省力”等关键词的出现频次超过10万次;而在功能性评价中,“操作简单”“安装方便”“实用性强”等诉求占比超过60%。此外,卖家的服务质量和物流效率同样显著影响购买决策,正面评价中“售后有保障”和“送货速度快”的提及率达到35%。

智能家电行业正在朝着更自动化、更互联互通、更贴合个性化需求的方向发展。企业唯有将技术实力与用户体验深度融合,同时在售后服务和物流配送等环节建立高效可靠的体系,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持续优势。消费者的认可,最终将取决于产品是否真正“懂人心、省人力、显人性”。

03 “懒人经济”迎来健康升级 食品饮料品牌的健康化与场景化

食品饮料行业已成为“懒人经济”的另一个重要增长极,预制菜、养生零食、代餐和方便食品等品类销售额呈现持续上升趋势。消费需求呈现出显著的“健康化+场景化”双特征:在品类选择上,鸡肉零食、坚果、冻干水果等健康零食品类占比已超过40%,而传统西式糕点与膨化食品的份额则下降至20%以下;从消费场景来看,早餐场景需求最高,其次分别为下午茶、运动健身和夜宵。

消费者在追求便捷的同时愈发注重品质与健康价值。从用户评价维度来看,“口味”“品质”与“功效”成为三大核心关注点。具体而言,在关于“品质”的评价中,“配料表干净”“无添加剂”“健康营养”等关键词占比超过70%;而在“功效”层面,“助消化”“养胃”“补气血”等需求的提及率也达到60%。这清晰表明,当下的“懒人”消费者既追求时间效率,也不愿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省时”与“健康”正在成为并行不悖的消费诉求。

随着技术进一步赋能供应链、健康理念持续深化以及消费场景不断细分,我们将会看到更多将“便捷”与“营养”深度融合的创新产品涌现。对于品牌而言,唯有真正理解消费者在“省时”与“健康”之间的精准平衡,聚焦配料透明、功能明确和场景适配,才能在“懒人经济”的浪潮中赢得持续增长的动力。

04 深耕社区营销 品牌触达“懒人”群体的精准引爆路径

当“不想做饭、不想洗衣,水电费全靠手机缴” 成为 95 后、00 后群体的生活常态,“懒人经济” 已从小众消费趋势升级为主流市场需求。数据显示,76% 的年轻群体自认“懒人”,超 50% 的中国消费发生在社区及周边三公里范围内,且 70% 以上的电商购物行为集中在晚 8 点至 12 点的居家时段。

这一系列数据清晰指向一个结论:社区是“懒人经济” 的核心消费场景,而能精准覆盖社区人群、实现高频触达的电梯广告,正成为品牌撬动这一市场的关键载体。

“懒人经济”的核心逻辑是“降低消费门槛、缩短服务距离”,其决策路径正从“远距离选择”转向“近距离获取”。而电梯作为社区居民每日必经的“垂直交通枢纽”,具有不可替代的场景优势:每天4-6次反复乘坐,并且每次在电梯内的停留时间相对固定(通常30秒至2分钟),这与“懒人”群体的行动轨迹高度重合,创造了品牌触达受众的机会。

另一方面,电梯智能屏的高频轮播属性,助力品牌抢占消费者心智。心理学中的“曝光效应” 指出,人们会对熟悉的事物产生偏好,重复的曝光能提升品牌的“熟悉度”,进而增强用户的“信任度”,而用户的“信任”是推动决策的关键:例如,当用户每天进出电梯都能看到同一个品牌的广告,就会从最初的“陌生”到后来的“眼熟”,再到“朋友推荐时能想起”,这种重复曝光就会形成“指名购买”。

电梯广告凭借 “高频、精准、强制、场景化”的优势,成为品牌触达“懒人”群体的最佳载体——既能精准锁定目标用户,通过重复曝光深化品牌记忆,又能通过场景化引导和便捷化链接,推动消费决策的最终形成。对于品牌而言,深耕社区电梯广告,不是简单的 “投放广告”,而是构建“精准触达→记忆深化→行动转化”的完整营销体系,是实现品牌引爆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