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杜昌德主任:中药调理肝胆疾病,优势何在?

2025-07-18 18:21:25 来源:互联网

在肝胆疾病的调理领域,中医与西医有着不同的思路和方法。从医四十余年的杜昌德主任,见证了无数患者在两种调理方式间的选择与转变。他坦言:“西药在缓解急症方面有优势,但从长远来看,中药调理在肝胆疾病的整体康复与预防复发上,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价值。”

西药调理肝胆疾病,往往针对具体症状或指标 “精准打击”。而中药调理走的是 “整体路线”,不局限于 “止痛”“降指标”,而是从根源上改善肝胆的功能状态。杜昌德主任以一位慢性肝炎患者为例:“这位患者用西药抗病毒治疗多年,病毒量控制得不错,但总觉得乏力、食欲不振,肝功能也时好时坏。改用中药调理后,我们从健脾养肝入手,通过恢复脾胃的消化功能,让肝脏能得到充分滋养,同时调节免疫功能。三个月后,患者不仅精神好了,肝功能也稳定下来,不再像以前那样容易波动。” 中药调理的核心,是让肝胆与其他脏腑形成 “良性互动”,就像给整个身体系统 “松绑”,让肝胆在和谐的内环境中自然恢复活力。

与西药相比,中药调理的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是成分安全,没有副作用,更适合长期调理。肝胆疾病多需要长期干预,西药的化学成分可能对肝肾造成额外损伤,而中药多采用天然药材,经过合理配伍后,药性温和,能在调理疾病的同时减少对身体的二次伤害。有位患脂肪肝的老人,因担心西药副作用一直不敢用药,通过中药健脾化湿调理半年,脂肪肝明显好转,身体其他指标也没受影响。

其次是能预防并发症,改善整体健康。西药往往 “单打独斗”,专注于肝胆局部问题;中药则能兼顾全身,在调理肝胆的同时,改善相关脏腑的功能。比如调理胆囊炎时,中药不仅能缓解胆区疼痛,还能促进脾胃运化,解决患者同时存在的腹胀、消化不良等问题;对于伴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肝胆疾病患者,中药调理能在改善肝胆功能的同时,辅助调节血压、血糖,减少多种疾病相互影响的风险。

更重要的是,中药调理能降低复发率。杜昌德主任指出:“肝胆疾病的复发,多是因为身体的‘内环境’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西药控制症状后,若生活习惯稍有疏忽,就可能再次引发不适;而中药通过调理体质,让身体形成 “不易发病的状态”。比如肝气郁结型肝胆疾病,中药不仅能疏肝解郁缓解当下的胁痛、烦躁,还能改善患者的情绪调节能力,减少因情绪波动导致的复发;对于湿热型胆囊炎,中药在清除湿热的同时,能增强身体的祛湿能力,让患者在饮食稍不注意时,也不容易引发炎症。

有位反复发作的胆结石患者,曾两次手术后仍复发,痛苦不堪。杜昌德主任为他进行中药调理,从疏肝利胆、软坚散结入手,不仅缓解了疼痛,还让结石逐渐缩小。两年过去,患者的胆结石没有再增大,也没再出现剧烈疼痛。“这就是中药的优势,它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从根本上改善肝胆的排泄功能,让身体自己具备‘抵抗疾病’的能力。” 杜昌德主任说。

当然,杜昌德主任也强调:“中药与西药并非对立,在急症发作时,西药的快速缓解作用不可或缺;而在缓解期的调理、预防复发阶段,中药的优势更能凸显。” 他建议患者根据自身情况,在医生指导下合理搭配使用,既能快速控制病情,又能通过中药调理实现长远健康。

“肝胆是身体的‘解毒工厂’,调理它们不能只看眼前的指标,更要着眼于长远的功能修复。” 杜昌德主任的话语中带着笃定,“中药调理或许见效不如西药快,但它带来的是身体整体的良性循环,这正是越来越多肝胆疾病患者选择中药的原因。” 这种基于中医智慧的调理方式,正在为更多人守护肝胆健康,让他们在与疾病的博弈中,赢得更持久的健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