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正文

桂林嘉城商贸掌舵人余城辉赴希望小学开展教师节公益活动

2025-09-09 14:44:31 来源:互联网

2025年9月9日清晨,桂林市希望小学南洲校区的梧桐叶凝着秋露,红砖地映着晨光,三辆印着“余城辉罗兰西尼~芝麻开门”的商务车缓缓驶入校园。当天,桂林市叠彩区政协与桂林市爱善济困协会携手桂林嘉城商贸有限公司,共同开展“尊师重教 情系希望”教师节捐助慰问活动。叠彩区政协党组书记、主席曾建勋,叠彩区政府副区长滕惠君,叠彩区政协副主席黄晔华、严建忠,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育局副局长喻孝程,桂林市爱善济困协会会长黄明福等出席活动,而桂林嘉城商贸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城辉,这位在门窗行业扎根25年的“老匠人”,则以独特的公益视角与务实行动,让这场慰问活动多了份“用匠心守家,以大爱护未来”的深厚温度。

活动启幕:一份初心,连接“家门”与“校门”

活动在少先队员为与会嘉宾敬献红领巾的仪式中拉开帷幕,校园里温暖的节日氛围愈发浓厚。桂林市希望小学联合党支部书记、校长李维致欢迎辞时动情地说:“希望小学南洲校区共有538名学生,其中80%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希望小学南洲校区的538名学生里,80%来自进城务工家庭。老师们既要授课,又要照料孩子生活与心理,但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一切都值得。今天我们收到的不仅是物资,更是社会对乡村教育的深切关怀。”

李维校长的话,让余城辉深有感触。作为深耕桂林门窗行业25年的企业家,他的“生意经”始终围绕“责任”二字:“门窗是装在墙上的良心——不偷工减料是底线,不忽悠客户是红线,售后跑断腿是责任线。”这些年,他带领团队坚持为独居老人、特困户免费检修门窗:去年大年初二,踩着梯子为82岁张奶奶修漏风窗户;今年梅雨季前,自掏腰包帮困难家庭更换破损防盗网……而这一次,他把这份“守护家门”的初心,延伸到了“守护校门”。

得知此次公益活动后,余城辉第一时间主动对接主办方:“我们去,别给孩子添麻烦,但该带的、能做的,一定到位。”出发前,他反复叮嘱团队与学校对接需求,摸清孩子们缺什么、老师们有什么难处,“做公益和做门窗一样,得把功课做足,不能搞形式。”

现场互动:从物资捐赠到走心陪伴,细节里藏着温度

上午9点,捐赠仪式在学校礼堂正式举行。电子屏上“尊师重教 情系希望”的红色标语格外醒目,余城辉与曾建勋主席、黄明福会长等嘉宾一同上台,将贴有“2025年教师节捐赠物资”红标的纸箱送到教师代表手中。箱子里一套广播系统设备(含移动拉杆音响)、壁扇37台、600册图书、教师节慰问礼物及精心挑选的“经纶图书”整齐摆放——从《小巴掌童话》到《少年中国说》,每本书扉页都印着一行小字:“愿这本书,为你打开一扇看世界的窗。”

“这是我小时候最爱的书,现在送给你们!”余城辉特意走到孩子中间,拿起一本《小巴掌童话》轻声说道,“读书能让你们的路更宽,未来的世界,等着你们去探索!”扎马尾的小女孩小慧举着新书激动地喊:“余叔叔,这本我想要很久了!”他笑着摸摸孩子的头,许下承诺:“以后每年教师节,叔叔都来给你送新书!”

活动中,曾建勋主席代表叠彩区四家班子向全校教师致以节日问候,强调“教育是乡村发展的基石,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余城辉也在发言中分享初心:“桂林嘉城商贸能走到今天,靠的是客户的信任;今天为乡村教育出份力,是我们该还的‘社会情分’。守护一个家的安全,和守护一群孩子的未来,本质都是‘用心’。”

值得一提的是,曾建勋主席还特别慰问了退休教师代表,亲手送上节日祝福与慰问金,致敬这群乡村教育的“铺路石”;而余城辉则悄悄把“细节关怀”落在了实处——活动前一周调研时,他发现学校操场的篮球架螺丝松动,当天特意带了维修师傅和工具,活动尾声路过操场,他蹲下身仔细检查修好的篮球架,那认真的模样,与当年在张奶奶家修窗户的身影完美重叠。

公益底色:25年坚守,从“一次行动”到“长期担当”

临近中午,活动接近尾声,孩子们抱着新书围在余城辉身边,小慧拽着他的衣角追问:“余叔叔,明年教师节您还来吗?”他蹲下来帮孩子理好红领巾,坚定地说:“来!只要你们好好读书,叔叔每年都来,到时候咱们一起看你考上大学!”

这份承诺,并非一时兴起。在余城辉看来,企业的价值从来不在报表数字里,而在“每个被守护的家庭中,每个被温暖的心灵里”。桂林嘉城商贸的公益路早已铺展:从为社区居民免费清洗防盗网,到帮扶困难家庭改善居住环境,再到如今深耕乡村教育,“诚信经营”的理念始终延伸为“温暖社会”的实践。“就像我们做门窗,既要挡住风雨,更要传递人心的温度;做公益,也要像修窗户一样——把‘孩子的需求’刻进每一步。”

当余城辉与爱心伙伴的车队缓缓驶离校园时,车身上“余城辉罗兰西尼~芝麻开门”的标识在夕阳下泛着微光;校园里,孩子们的读书声穿过走廊,飘向装有新门窗的教室——那里窗明几净,温暖如春,像极了余城辉25年来守护的每一个“家”,也像他正全力守护的每一个“未来”。

从街边门窗店到乡村公益路,余城辉用25年时间证明:一家企业的责任感,不在宏大口号里,而在“为独居老人修一扇窗”的细致中,在“为乡村孩子送一本书”的行动里,在“把公益做成长期陪伴”的坚持中。正如他站在校徽下所说:“我们做的门窗,要能挡住风雨;我们做的公益,要能照亮未来。这两件事,桂林嘉城商贸会一直做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