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产险云南分公司:平安产险获两项保险领域重要奖项
近日,2025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成功举办,论坛上颁发“普惠金融成就系列奖”,旨在表彰在普惠金融事业中做出显著贡献的先锋力量。平安产险凭借在“普惠保险”领域的卓越实践和显著成效,成功摘得“普惠保险成就奖”和“最后一公里大奖”,也是本次唯一获得“最后一公里大奖”的保险公司。
据悉,此次评奖活动吸引了100多家银行、非银行金融机构、金融科技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服务机构的积极参与。本次评选经过70多位业界、学界经验丰富的专家的专业、客观打分,确保公平公正。“普惠金融成就系列奖”指导委员会专家成员包括中国人民银行原行长助理张晓慧、浙江省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王小龙、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李东荣、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院长贝多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中国金币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焦瑾璞、原中国保监会副主席周延礼。
坚持产品创新
提升小微企业产品适配性
平安产险行业内首创小微企业专属套餐产品体系,提供门槛低、投保便捷、责任丰富的小微企业专属产品,通过行业化保险创新,匹配小微企业需求,提供合适的保险产品,降低小微企业投保难度。截至目前,平安产险面向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住宿餐饮企业、批发零售企业、农村下沉等群体,累计开发了覆盖20余行业的超8200款产品,2025年上半年新增产品超1500款。
在支持个体工商户风险抵御方面,平安产险结合个体工商户“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特点与需求,开发个体工商户专属保险产品“店家宝”,一揽子覆盖店、家、顾客风险,并鼓励各地区充分运用风险管理专业优势,为个体工商户提供防灾防损等增值服务,助力纾困解难,2025年上半年为1.6万个体工商户提供了475亿风险保障。
在探索农村下沉市场方面,平安产险持续响应国家“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号召,结合各地三农经济发展特点和新业态带来的新需求,基于对农业细分场景深入洞察,首创免人工报价的专属保险“农业零工保”系列产品,面向不同农业产业客户,如水稻收割、水果采摘,定制个性化保障方案,贴合灵活用工人员的年龄结构将投保年龄范围扩大到16至70周岁,支持1天至1年的灵活期限,降低投保门槛,并依托数字化保险服务优势,实现承保环节单证物料全面无纸化,理赔环节简易案件三步到账。2025年上半年覆盖农业务工人员300万人次,累计提供超6000亿风险保障,赔付金额超1000万元。“农业零工保”产品体现了平安产险用户导向理念及产品创新能力。
创新服务模式
提升小微企业获得感
平安产险搭建小微企业专属服务“平台企业宝”App,提供从投保、保单查询、批改、理赔及一键续保的全流程线上自助服务,线上即可扫码快速出单,简易人伤案件免资料快速赔付。
平安产险不断丰富增值服务类别,围绕企业经营场景,依据风控安全、企业健康、车队管理等9大服务场景,提供涵盖灾害预警、体检预约、年检代办等60余项服务,并举办系列安全培训、名企参访、大咖讲座等线下活动,满足企业经营管理需求,护航小微企业稳健发展。
为了提高金融服务可得性和便利性,平安产险依托“线上+线下”平台,面向中小微企业推出“快、易、免”理赔服务,全面帮助中小微企业快速理赔、便捷理赔。对于万元以下的案件,在“平安企业宝”App提交材料后,资料齐全的正常情况下几天内即可到账,且理赔进度实时可查。依托“科技+平台+生态”战略优势,公司实现服务效能显著提升,企业宝线上平台2024年累计发布灾害预警4亿次,精准服务企业超140万家;通过数字化承保理赔通道与智慧风控体系的协同运作,提升中小微企业平均服务时效,为实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强化科技赋能,加强风险减量服务
提升普惠保险商业可持续性
传统保险遵循大数法则,保险的角色转移风险,平滑了被保险人的现金流,但从社会整体来看,风险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并没有因此而减少。保险业只有更充分的发挥好防灾减灾、风险管理的功能,才能在满足自身商业价值基础上发挥更大的社会价值,这就要求保险公司利用更加专业和先进的科技手段,主动介入被保险标的的风险管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实现社会风险总量的减少,通过加强风险减量服务,进而为投保人和社会创造价值,实现普惠性与商业可持续性之间的平衡。
平安产险通过一站式企业服务平台“平安企业宝App+小程序”,为小微企业提供线上化便捷的保险服务和防灾防损建议,针对特定风险,平安产险“鹰眼3.0平台”提供物联网风险减量服务,从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实现社会风险总量的减少。比如,在深圳,平安产险联合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在各街道打造“燃气安全示范街”,为龙岗区龙城、坂田、横岗等街道的15个社区的餐饮商户安装了物联网燃气监测设备,有效预防事故发生,风险识别率超99%,截至目前已有效预警超50起,其中含5起严重事件,社会减损预估1000万+。
健全农村保险服务体系
加大对国家乡村振兴
重点帮扶县群众的保险保障力度
平安产险持续升级线上服务能力,赋能农户服务全流程提质增效。“平安爱农宝”App推出少数民族语言版本,覆盖藏语、维语、蒙语、哈萨克语4种语言,破解少数民族农户无法享受线上惠农服务的难题,体现平安民族关怀。截至2025年6月,累计服务农户数141万。
同时,平安产险积极推进双精准全国试点,目前已完成4039个村数字地图建设,承保耕地5814万亩,占全国耕地面积的2.9%,种植险精准承保面积达1587万亩,实现按图承保理赔,促进承保区域的愿保尽保,防止虚假承保虚假理赔侵害农户利益,保障谁种植谁获益,提升农户满意度。
平安产险创新农灾预测与病虫害识别服务,已完成河南、湖北、苏州等多地试点建设,其中在2025年小麦旱灾应对中,农灾大模型输出的策略有效指导机构实施施肥抢收等防控动作,最终实现作物减灾超695万元。在助力乡村产业发展方面,持续升级“振兴保”模式,以“科技+”不断拓宽产业振兴服务边界,为一二三产融合做“加法”,通过“产前”办培训、增信用、贴利息,“产中”建设备、搭平台、兜风险,“产后”深加工、树品牌、助销售,为乡村产业链提供“九强”赋能,助力乡村产业深度发展,带动产业资金15.5亿。此外,平安产险充分发挥平安好车主等平台和客户资源优势开展助农协销,打通产业“最后一公里”,截至今年6月,助农产品订单额6148万。
展望未来,平安产险将持续创新普惠保险产品供给,升级普惠保险服务质效,不断提升大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擦亮“金融为民”底色,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
(平安产险云南分公司 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