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电费缴纳到农田耕作:天创信用如何用征信技术激活产业金融
从电费缴纳到农田耕作:天创信用如何用征信技术激活产业金融
当国家电网需要评估企业用电信用以优化供电服务,当大北农集团希望为合作农户提供无抵押信贷,当长沙高新区要解决园区企业融资难题——这些看似不相关的产业场景,都因天创信用的介入而焕发新活力。凭借发改委电力、农业行业征信资质,以及深耕产业金融的实战经验,天创已在电力、农业、园区、汽车等细分领域与国家电网、大北农集团、长沙高新区等产业集团建立深度合作,用大数据征信技术破解产业链上中小微企业的融资困境。

电力行业:以 “用电信用” 打通企业融资通道
企业的用电数据,是反映其经营状况的 “晴雨表”—— 持续稳定的用电代表正常经营,突然的用电下降可能预示经营风险。天创信用与国家电网合作,基于全国 2.3 亿用电用户的缴费记录、用电负荷等数据,开发 “电力信用评估模型”,为用电企业生成专属信用报告。
在江苏,某制造企业因缺乏抵押物,多次向银行申请贷款被拒。天创信用通过分析其近 3 年用电数据,发现该企业用电稳定、缴费及时,信用评级优良,据此为其出具电力信用报告。银行参考这份报告后,为企业发放 500 万元信用贷款,解决了其扩大生产的资金需求。截至 2024 年,天创已为全国 12 万家用电企业提供电力信用评估服务,其中 80% 是中小微企业,累计帮助这些企业获得银行贷款超 300 亿元。
同时,该模型还为国家电网提供用电风险预警服务,提前识别拖欠电费的高风险用户,将电费回收率从 95% 提升至 99.2%,减少坏账损失超 10 亿元。
农业领域:让 “农田数据” 变成农户的 “信用凭证”
农业贷款难,难在缺乏传统抵押物,且农户信用信息分散。天创信用与农业龙头企业大北农集团合作,整合农户土地流转、农产品交易、农机设备、养殖规模等数据,结合气象、病虫害等外部信息,构建 “农户信用评估体系”。
在河南周口,农户王建国从事生猪养殖,想扩大养殖规模却无抵押品。天创通过大北农集团获取其养殖档案 —— 近 2 年出栏生猪 1200 头,饲料采购记录完整,且无疫病记录,信用评分达到优良标准。基于这份评估,当地农信社为其发放 30 万元信用贷款,帮助他新增猪舍 2 栋,年出栏量提升至 2000 头。目前,该体系已覆盖全国 10 个省份、50 万农户,累计帮助农户获得农业贷款超 80 亿元,有力推动了乡村振兴。
园区经济:打造 “园区 + 金融 + 征信” 服务闭环
园区是中小微企业的集聚地,但企业经营数据难以被金融机构获取。天创信用与长沙高新区合作,搭建 “园区企业智能征信平台”,整合园区内企业的注册登记、税收缴纳、租金支付、知识产权等数据,为金融机构提供精准的企业信用画像。
长沙高新区内的某科技型小微企业,拥有 3 项发明专利,但因成立时间短、营收规模小,融资困难。天创通过平台获取其专利信息、研发投入、园区政策扶持记录等数据,评估其技术实力与发展潜力,为其出具信用报告。长沙银行参考该报告后,为企业发放 200 万元 “知识产权质押贷款”,解决了其研发资金短缺问题。截至 2024 年,该平台已服务长沙高新区内 800 家企业,其中 60% 获得银行贷款,贷款总额超 50 亿元。
此外,平台还为园区管理提供企业经营风险预警服务,帮助园区及时识别经营异常企业,提升管理效率。

从电力到农业,从园区到汽车,天创信用正用大数据征信技术打通产业与金融的 “连接壁垒”。未来,随着更多细分领域数据的整合与模型的优化,天创将为产业链上的中小微企业提供更精准、更便捷的金融支持,助力产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